捐款專線:(08) 888-0064

活出愛、蒙福的生命─眼科陳雲址醫師

 
撰文/黃新詠

我必叫你成為大國,我必賜福給你,叫你的名為大,你也要叫別人得福。 創世記 12:1-3

   恆春有許多美麗的風景,吸引著眾多遊客慕名而來,而身處於恆春小鎮的恆基也有一道最美的風景,這一道風景充滿愛、充滿堅持、充滿溫暖,那就是陳雲址醫師和凌淑蓮互相扶持的身影。27年前,陳雲址醫師夫婦在美國領受到神的呼召,決定放下退休含飴弄孫的美好生活,兩人一起飛回台灣、飛到台灣尾的恆基落腳,兩人胼手胝足建立了恆春半島第一個眼科門診。

踏上恆春 –金馬號
         20多年前要從北部到恆春,沒有高鐵也沒墾丁快線,只有人稱呼「金馬號」的公路局可以搭乘。淑蓮師母說:「公路局一日兩班,大概從高雄到恆春需要花3個多小時,停很多站。而且當時的站牌在路旁,有時候就在路邊一面吹著大風一面等。」甚至在陳雲址醫師剛到任的三個月,師母就被告知罹患乳癌,陳醫師就必須每週搭公路局去探望師母,但是這樣的舟車勞頓並沒有打退他們的熱情,靠著信仰攜手走風暴扎根在恆春。

使人重見光明 
        憑藉著在台北設立診所的經驗,夫妻倆從人員訓練、醫療設備購買、診間如何設立、到去認識更多需要的病人……,半島第一間眼科就這樣被建置起來。那時的恆春因為有許多瞎眼的長輩,被稱為「瞎子村」。後來細究原因,除了當時尚未有眼科醫師,另外就是排灣族的朋友一生病就去找部落中的巫婆,有些長者罹患了白內障,巫婆就告訴他們不能開刀,一旦開刀看見了就會沒命,也因此有許多年老的長輩延誤就醫,只好就活在無盡的黑暗之中。

        陳醫師說:「那時候恆基一個禮拜有一次的山地醫巡,到了部落,就有人帶著看不見的六七十歲以上的長輩前來看診,其實都是白內障。我說要來開刀就會好,可是他們不相信, 因為巫婆說如果開刀看見的話就會沒命 。」為了讓長輩願意接受治療,透過醫院原住民同工的翻譯,在鍥而不捨地勸說之下,終於有了第一位牡丹鄉的長者願意開刀,而且手術非常成功,陳醫師說:「他得到光明看的見了,自己去宣傳 ,所以有人陸續來。」即便過了二十多年,高齡八十七歲的陳雲址醫師仍舊為病人檢查眼睛、開著白內障手術,恆春半島靠著他這雙「醫治的手」讓人重見光明。

攜手扶持 
        在恆基服務的26年間,陳雲址醫師兩度接下恆基院長一職,在忙碌的看診、開刀之餘,還得肩負起龐大的行政工作,他回憶到當時的每日生活:「當院長的時候,我每天早上六點起來 ,七點去醫院 、八點門診到下午兩點半,下午繼續開刀到五點半,之後就進辦公室看公文到十一點。」他感性地說:「這26年來我的妻子都陪我度過,從早起為我預備早餐,一路要等我下班才休息。當初成立眼科的時候 也是師母來訓練護理人員的,在北部開診所時,更是一個人管六位護理人員、還要到藥局幫忙、廚房煮三餐 ,真的很辛苦,非常感謝師母。」

        陳醫師和師母兩人彼此扶持、攜手相伴的身影,可說是恆基最美的一道風景。由於年齡漸長、陳醫師行動需要較為小心,所以同工們就常常看到他們倆彼此攙扶到醫療大樓,好讓陳醫師可以去看門診。有時候,陳醫師門診病患太多,比較晚歸,師母也會自己去到門診處去等陳醫師。兩人鶼鰈情深讓同工們非常羨慕,更是最好的榜樣。

        陳醫師也說每日兩人都會一起到神面前唱詩、禱告、讀神的話語,他說:「我們餐桌底下就放著聖經和聖詩,一起靈修的時候,我們不僅親近神,也可在這時間中彼此交流。」相信就是因為連結在主裡,讓他們的感情彌堅走過60年,在我們的眼裡,看見陳醫師夫婦不僅是一對感情好的夫婦,更是彼此牽手向前的好同工,恆基同仁心中最親愛的老爹和師母。

危機變轉機
         26年的服事期間,碰過大大小小的風浪,其中印象深刻的就是第一任時醫院的財務危機,他回憶到:「那時候貸款一億兩千五百萬,每個月必須還款一百萬元,在財務不佳又背負著貸款的情況下,當時醫院面對重大的財務困難,然後在禱告中神的應許,就是要募款。」為了醫院的永續經營,開始了「募款」活動:「起初跟別人伸手感覺真的很『歹勢』,但是想到恆春的鄉親需要恆基,自己的面子又算什麼?」不只是陳醫師,連陳師母和簡肇明董事長的師母也一同去到門諾醫院去學習,也為恆基的企發室建立下基礎。

        陳醫師很感恩地說,在上帝的幫助之下,有許多愛心朋友開始看到恆基的需要並且支持我們,甚至有一位記者朋友們幫助我們去跟當時的衛生署溝通,讓我們可以暫停還款半年,後來在神的恩典之下,醫院逐步上了軌道,半年後便可以開始還款。

每個病人都是我的VIP  
        每日早上門診時間還未開始時,常常都會看到許多的阿公阿嬤坐在眼科候診區,為的就是要來看陳醫師的診。對這群長者來說,陳醫師不只是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,更是一位願意傾聽他們關心他們的好朋友。對於陳雲址醫師來說,每個病人都是他的貴賓,他說:「我的病人從ㄧ開始,一個診才10個,半年後到40-50個。我很感謝病人,恆春的病人都很乖,很聽醫師的交代,對醫師心存真正的感謝,很多長久來就診的病人就變成朋友一樣,甚至大小醫療問題都問我,不管是不是眼科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為了能夠服務所有來看診的病患,陳醫師是從來不停掛,只要病人來他就看:「我很喜歡病人,病人越多越好,他們來我們就可以幫助他,所以我都不會停掛。因為有些病人從很遠的山上來,如果看不到,對他們而言是很麻煩的事情。所以病人多的時候,早診會看到下午一兩點,很奇妙的是,我的肚子都不會餓,更奇妙的是看完診以後才餓。」  陳醫師說到「只要看診肚子就不會餓」的事情,露出開心地微笑,讓人真心感受到他對看診的熱忱以及對病人的疼愛。

 使人得福 
         27歲從醫學院畢業,到如今87歲,已經行醫超過半甲子的陳醫師卻仍舊對工作保持著滿滿的熱情,讓醫院許多年輕醫師敬佩不已,他說:「我從不覺得看診辛苦、服事的機會越多越好,我們活著目的就是讓人得到幫助。就像《聖經》中的亞伯拉罕一樣,能夠使別人得福。求神的恩典,讓我可以看診到90歲。」因著信仰的力量,讓陳醫師可以堅持走著一條不易的偏鄉行醫路。

   所以即便已經是高齡,除了每天龐大的門診量之外,有時候還得晚上值急診,就算是年輕的醫師體力上也是很吃力的,但是因為病人需要,陳醫師也「義不容辭」,甚至在危險的颱風天下,他也不顧困難地來看診,挽回病人的視力,護理同仁回憶到說:「莫蘭蒂強颱來襲那天,風雨很大很強,許多屋頂都被吹落,也導致從宿舍要到醫院路被掉落的屋頂給擋住了!那天有位先生被廣告招牌弄傷眼睛來急診,但是考量陳醫師可能無法在強風大雨之下越過障礙物來到醫院,所以我們就打電話說請陳醫師指導我們先行處理,等風雨小一點我們再接他過來。然而心急病人的陳醫師,堅持拄著拐杖越過風雨來醫院為病人看診。也因著陳醫師的救治,病人也因此挽回了視力,免去了失明的危機。」

期待新血的注入
        在恆基服務二十幾年,陳醫師看見醫院服務的範圍不斷擴大,從醫療到社福為的就是要照顧台灣尾的百姓。但是在偏鄉的環境之下,醫療人員的缺乏仍舊是極大的問題,眼科長期無法招募到年輕的醫師,目前還是陳醫師和另一位也70多歲的鄭立智醫師努力在守著。陳醫師由衷地盼望,除了期盼有年輕的眼科醫師可以加入恆基,也希望可以呼召年輕次專科醫師下鄉服務,讓恆春的鄉親可以不用舟車勞頓去看病,在本地也可以享有良好的醫療服務。

    面對恆基的未來,作為恆基的「資深員工」他心中有一個期盼,他說:「相信在黃院長的帶領之下,讓我們一起同心合意,讓恆基變成福音的燈塔,讓信主鄉親增多,讓恆春的鄉親到領受這份福氣。」


【陳雲址醫師行醫台灣尾故事影音分享】

分享自YOUTUBE《GOOD TV NEWS-好消息國度報導》如果上帝恩典 我想做到90歲